外用中醫藥的天空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初探

2 posters

向下

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初探 Empty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初探

帖子 由 koyo3158 周二 五月 26, 2009 5:50 pm

在宋代时期,古人就把重要的配伍禁忌药物具体加以总结,即“十八反”,“十九畏”。全文如下:十八反:甘草反甘遂、大戟、海藻、莞花;乌头反贝母、瓜蒌、半夏、白蔹、白芨;藜芦反人参、沙参、丹参、玄参、细辛、芍药。十九畏:硫黄畏朴硝,水银畏砒霜,狼毒畏密陀僧,巴豆畏牵牛,丁香畏郁金,川乌、草乌畏犀角,牙硝畏三棱,官桂畏石脂,人参畏五灵脂 [1] 。这首“十八反十九畏”歌诀是古人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的其性味功能的相反畏恶,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在用药上的安全,在中医界早已深入人心,直到今天也一直被大多数中医药工作者当作临床使用禁忌。但由于对其还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,因此,古往今来,众说纷纭。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析。
koyo3158
koyo3158
药王
药王

帖子数 : 20
注册日期 : 08-02-19

返回页首 向下

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初探 Empty 回复: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初探

帖子 由 koyo3158 周二 五月 26, 2009 5:51 pm

 1 反药畏药不一定都反都畏

  就拿甘草所反之药来说,据文献记载,甘草与大戟、莞花、甘遂三药共浸组的毒性较分浸组的毒性显著增高,从而抑制三者的利尿、泻下作用。但笔者认为,甘草乃调和诸药,清热解毒之品,对于一些有拮抗作用的中药合用,便能调和。

  2 不存在配伍,便无所谓反、畏

  “十八反十九畏”中的一些药本风马牛不相及,因而不存在配伍的问题。如藜芦乃催吐之品,与补气之人参,和血之丹参,养阴润燥之沙参、玄参,以及解表之细辛,和阴之芍药;大辛大热之乌头,与润肺止咳祛痰的贝母、瓜蒌,以及清热解毒、止血的白蔹、白芨等。凡通晓中医药的理、法、方、药,便不会将不相干的反、畏之药配伍使用。
  3 合用单用皆“反”皆“畏”之品

  有些中药本身就有剧毒,合用单用均有反、畏的后果。如砒霜、水银、硫黄因系含砷、汞的矿物品,具有很强的腐蚀、烧灼性,如果内服,会突发急性胃肠炎、咽部烧灼,甚至还会导致胃大出血等中毒症状 [2] 。

  4 从古至今,有大量利用相反配伍而奏奇效的例子

  “十八反十九畏”诸药,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,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。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;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;散肿溃坚汤、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。现代名老中医干祖望先生自称喜并用海藻与甘草,以加强其药力,治疗声带小结、乳腺纤维瘤、乳腺增生 [3] 。

  对于“十八反十九畏”,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,继承和发展祖国医药学,是中医药工作者的神圣使命。
  
  5 典型病例

  患者,男,24岁,学生,2004年3月23日就诊:患者诉声音嘶哑、少气懒言,感到喉中有异物,舌红苔薄黄,脉数。查喉镜示“声带小结”。乃气滞痰结所致。治宜消痰理气。方用二陈汤加减:陈皮12g,半夏15g,甘草6g,诃子10g,石菖蒲10g,柴胡15g,枳壳12g,贝母10g(冲服),僵蚕12g,郁金12g,党参30g,黄芪20g,蝉衣12g,昆布10g,海藻10g,瓦楞子30g,水煎4剂,兼服黄氏响声丸。

  二诊:患者诉上述症状减轻,上方去贝母、半夏、僵蚕,加生地20g,麦冬15g,黄精15g,竹黄6g,水煎4剂。

  1周后随访:患者诉症状好转,查肝功、肾功未见异常。
  参考文献

  1 凌一揆.中药学,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4,12-13.

  2 马运福.探析中药“十八反十九畏”.中国中医药报,2004,3(17):8.

  3 赵慧辉,侯娜.也说“十八反”.中国中医药报,2004,2(28):8.

  (收稿日期:2004-07-25)
  作者单位:644501四川省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中医科
  (编辑海 天)
koyo3158
koyo3158
药王
药王

帖子数 : 20
注册日期 : 08-02-19

返回页首 向下

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初探 Empty 回复: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初探

帖子 由 今天心情不错 周二 六月 02, 2009 10:13 pm

那不是反了

今天心情不错

帖子数 : 1
注册日期 : 09-06-02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